跳到主要內容

【3DP文摘】人工心臟與3D列印技術結合



一、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為醫學界一種植入式機械裝置,用於替代正常心臟喪失自體功能作用之替代性輔助裝置。

二、人工心臟  V.S  3D人造心臟

 (1)人工心臟:
目前人工心臟技術容易使患者產生併發症的原因在於,金屬及塑膠材料給人體帶來的不自然跳動,相對製作成本高,人工心臟之構造,主要是由醫用高分子材料及鈦合金所製成,主要藉助外在動力系統之推動,將血液從心臟內作抽出及送回之動作,所以成本高且花費製作時間長。

 (2)3D人造心臟:
3D列印的心臟使用更為柔軟的材質製造以符合人體運作,也能製造出複雜的結構,在為病人手術時,能夠知道確切的位置,做更精準的定位,而打印時間也相對較低。



三、3D人造心臟

    全球每年約2600萬人死於心臟衰竭,但可供心臟移植的數量少之又少,如果科學家可研發出人工心臟,即使未能安裝病人體內永久使用,亦能為他們爭取時間,等待可移植的心臟,這將是天下人的福音。
:3D列印技術瑞士製造出世界第一個軟體人工心臟
(
影片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76y5oSu2A)

四、Why要設計3D人造心臟?

   優點:
輸送血液的人工心臟幫浦等裝置,尋找塑性泡沫等生物相容性材料,製造出複雜的內部結構,打造性能更好的3D人造心臟。

(塑性泡沫生物相容性材料: 為醫療器材材料的化學特性,與人體接觸的性質、程度與組織相容的一種材料。)

  缺點:
人工心臟裝置利用機械式的設計去泵血,容易產生故障,又會影響血液的質量,造成病人身體惡化。
人工心臟又可分為體內與體外的機械式裝置,體內裝置若與病人的身體有所排斥,將造成病人身體不適;體外裝置則會因人為疏失與不當的操作機器,而影響病人身上器官有所損壞。

五、3D人造心臟研發設計

設計者以矽膠作為材料,以3D打印加上鑄造術中的脫蠟法(Lost wax),創造出重量為390克,容量為679立方厘米的人工心臟,內部結構的立體模型有助於術前確認手術順序以及向患者說明治療方法。


六、目前發展

由於3D人造心臟材料承受能力有限,只能持續跳動約3000次,即工作3045分鐘,矽膠質料會因伸縮造成的張力而損壞,具體使用時間取決於心率的快慢。

七、3D列印技術應用

1.日本: 脊椎骨
2.美國: 肝臟組織
3.澳洲: 心臟幹細胞
        它是用特殊墨水中,包含細胞、生物激素、生長因
        子與細胞間質,所組合而成的。
4.西班牙: 3D人體皮膚
        對於燒燙傷的患者,將是有效地回復傷患的方法
5.模擬手術切割與修復時的演練

: 醫療大進擊 3D新革命 列印活體器官
    (影片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VkjuQHW3Y)

(實習生Eric編輯撰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志工專訪》簡姿妮 ─ 感謝短短的幾天,讓我滿滿的收穫!

首先謝謝施總、副總、經理讓我有這個機會到智觀實習,雖然目前前後加起來才實習了幾十天,但也學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被栽培的恩惠!       接著要感謝的是業務Joy,一開始來到公司時什麼都不知道,都是她告訴我該做什麼事,工作內容是什麼,並且請其他前輩教導我,好讓我快速的上軌道。       再來要感謝的是瀚文,因為以前沒有當助教的經驗,所以會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有一次就透過LINE問他相關的注意事項,結果他回覆的非常詳細,很多我沒想過的事都叮嚀到了,而且也跟我介紹公司其他我還不熟悉的人,讓我知道。       當然也要感謝平常一起擔任志工的小黃、Eric、怡宣跟鵬鵬老師,他們都會帶著我熟悉環境與日行的公事,如果沒有這些同伴帶著我學習,我肯定是會造成Joy更大的負擔的。       也特別感謝Ina姐的親切待人,她也會教我一些工作的細項,也會特別叮嚀我什麼地方應該注意,讓我可以更快的進入狀況!也要謝謝Rex,因為環境我還不熟,所以上課需要工具的時候都是問他要的,他也會很熱心的幫我拿;再來是這禮拜才熟悉的Ted爸爸,很感謝他載我們去溪埔國小,也謝謝他的耐心讓我可以重約集合地點,讓我當天多睡了一些, 滿喜歡這裡的大家,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一起工作!       最後要感謝我的恩師Neal跟Wayne,他們在教我課程的時候, 除了在專業的技術方面會加以琢磨外,也會告訴我他們的上課經驗,有什麼地方需要特別說明、又有哪些地方是學員容易犯的錯誤、以及怎樣的課程規劃較合常理等等.... 諸如此類的經驗談,真的讓我非常受用, 無論是現階段當助教,或是將來有機會上台的時候,都是我的一大助力,讓菜鳥的我能夠依憑著他們教導的方式去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處理 ,真的很感謝公司有如此優秀的老師來教我! 2017.08.31 簡姿妮

美國在臺協會Arduino 紙鋼琴課程 in高雄市立圖書館河堤分館

河堤圖書館進行 Arduino 紙鋼琴音樂課程 ,這個課程是我自己很喜愛的項目,結合創意與重實作的特性,成品又有趣好玩,這次的學員年齡層在國小三年級至國中這個範圍,也有很多家長陪同小朋友一起動手做,看著他們共同努力真的是非常美好的畫面,親子一起完成一項作品相信對他們的感情會有很大的加分!(不瞞大家說)其實我以前是很害怕上小朋友的課的,怕他們太活潑好動我會無法管理好他們,但這次課程對我來說是個很讚的經驗,原來我也可以當一個稱職的大哥哥😆😆💪💪 課程一開始先簡單介紹一下拿到的材料,很多東西對於小朋友都是第一次接觸,所以我盡量用生活上的例子來介紹這些材料,比如說可變電阻可以轉,就叫小朋友猜看看轉它可以調整甚麼,就有小朋友回答可以調音量👂因為他家裡的喇叭也是這樣調,他們就可以馬上清楚且連結到那樣功能🔉🔊 再來就進行鋼琴琴鍵的製作,使用鉛筆繪製自己的琴鍵,這邊就看小朋友們發揮他們的創意,每個人畫的都不一樣,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不會每個學員都是在作複製貼上的動作,創客課程當然要有自己的創意嘛!🎵 然後是電路的實作,這邊對一些年齡層較低的小朋友會稍微複雜一些,不過在講師、助教與家長的協助之下都可以成功完成,看到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發出聲音,可以彈奏出一些歌曲,相信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經過了努力完成的作品一定是更好玩的啦!希望下次還能看到這群熱愛動手創作的小朋友們囉!😜😛😛

Ultimaker 3

Ultimaker 3 2017年獲得AII3DP網站評選為最佳3d列印機第一名-Ultimaker3 Ultimaker 3絕對是最可靠的雙噴頭3D列印機。 由於其獨特的噴嘴自動提升系統,專門設計的結構和 支撐 材料組合以及方便更換的列印熱端,讓您能完整呈現更複雜的設計並且也擴展您3D列印的更多可能。 升級優化的硬體、軟體與材料的搭配,使的Ultimaker 3和Ultimaker 3 Extended能給設計師,工程師和製造商等,以全新的方式來進行創作,完成以往無法達成的複雜幾何形狀和您卓越的設計。 產品特點   ●  列印體積為215 x 215 x 200 mm ●  0.4 mm噴嘴,層分辨率最細20微米 ●  列印溫度最高可達280˚C ●  雙噴頭設計,可使用水溶性支撐材料 ●  可以快速更換的噴頭熱端 ●  自動水平系統的加熱版 硬體功能 ●  雙擠出的設計 ,讓您能結合主要材料和水溶性支持材料,來創建複雜的機械零件或進行雙色列印。 Ultimaker 3獨特的噴嘴自動提升系,確保每次列印都能順利且穩定。 ●  可以快速更換的噴頭熱端 ,意味著您可以長時間正常的運行機器且更容易維護。您的Ultimaker 3自帶有用於主材料(AA)和支持材料(BB)的列印噴嘴。每種材料都有適合的噴嘴 - 可以降低堵塞的風險和享有更可靠的3D列印體驗。 ●  新型的冷卻風扇優化 。 Ultimaker 3具有強大的低噪聲風扇系統,擁有兩個新的徑向風扇和風扇護罩,改善氣流。這能確保更好的冷卻,提高跨橋列印質量,並能更快的進行列印也使的表面品質更平滑。 ●   LED狀態指示燈 。列印噴頭LED燈能提醒您是否需要任何動作來確保機器的3D列印狀況。 卓越的3D列印體驗 ●  Cura材料配置優化 。經過了多次嘗試與測試,我們增加了Cura內各種材料的設定配置,會自動調整到每個材料最適合的列印參數,讓您享受更平滑,更無縫的3D列印體驗。 每次列印都能產生一致的高質量的成果。 ●  使用NFC掃描進行材質辨識 。 內置的材料識別系統確保您的3D列印機已準備好進行列印。 Ultimaker 3能夠檢測...